产业学院大讲堂:高级别课题和成果奖申报及论文写作

发布者:马学俊发布时间:2025-10-09浏览次数:50

为拓展教师行业视野,提升专业技能,928日至29日,由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宁波产业学院举办的产业学院大讲堂“高级别课题和成果奖申报及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在建筑与艺术学院4号教学楼300会议室成功举办。

主讲嘉宾周景崇为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江西省赣鄱英才学者。曾任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科研申报与写作:从积累出发,精准定位热点

928日的讲座聚焦于“高级别课题和成果奖申报及论文写作”。周景崇教授强调,撰写课题从实践出发是显著优势,论文与课题需具备积累、特色与优势。他鼓励高校教师在科研中善于从热点问题中挖掘特点,从实践里发现问题。日常科研积累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每年应完成2篇以上论文,以此为后续课题研究筑牢根基。当前课题申报愈发重视前期成果,学院应成立专家辅导小组,助力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针对不同专业,周教授提出差异化申报策略。文科专业要着重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建筑与艺术专业则需深度融合,从设计学视角挖掘热点,如无人机测绘、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交叉学科领域。同时,课题申报要立足不同层级,国家课题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地方课题则需紧扣本省重点问题,注重对策研究与批示,形成从校级到国家级课题的连贯研究体系。

专业建设指导:创新规划,贴合市场与地方

929日,周景崇教授针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展开专业建设指导。他首先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招生情况,本科招生遇冷,而硕士、博士招生热度高涨。

面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主任白应卿提出的专业建设问题,周教授结合浙江理工大学办学经验,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在专业建设规划上,要求制定5年发展规划并制定报表考核。课程建设方面,必须融入AI元素,通过对比传统方案与AI方案,明确各自优劣势。同时,加大软硬件投入,优化本科课程设置,将三个构成课程改为设计思维课程,使课程更贴合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要紧密贴合市场化与商业化需求,以增强专业生命力。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应用课以及比赛与商业设计三部分。比赛以国际、国家、省级赛事为主,提升学生设计能力;商业设计由教师主导,带领学生共同创作,形成全方位互动。

专业建设还需顶层规划,由领导牵头,结合地方资源。宁波展览业发达,可与室内设计相结合;宁波历史悠久,可围绕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村深入发展,形成社会实践、学生兴趣、科研建设的闭环。此外,周教授还针对崔丽丽老师提出的非遗龙舟课题与课程建设、罗俊老师提出的文字疗愈课题与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强调专业建设要突破传统,树立商业思维,适度超前。

周景崇教授此次宁职之行,为该校科研与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与专业竞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会后,胡成明院长对周景崇教授的中肯建议再次表达了诚挚感谢。他指出,周景崇教授提出的问题精准,指导性很强,本次指导达到了预期目标。后期建筑室内专业要结合周景崇教授提出的指导意见,认真梳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施策,努力推动分院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