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更要专一行。”
“哪有什么天生的巧手,都是练出来的。我们在训练场上一遍遍模拟,一次次优化,只为达到那极限的精度要求。”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大国工匠的榜样示范作用,9月23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夏友谊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彭子豪站上了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2025级新生第一课的讲台,为学生讲授技能成才事迹,与学生进行经验交流。
坚持一万小时,你离成功就会越近
“我曾做过汽修工,还干过钢铁冶炼工,机缘巧合下接触到建筑行业,并被建筑的美感深深吸引,成为了一名管道学徒工。”现场,夏友谊以《技能成才,匠心筑梦》为题,从“笃实好学、知行合一、精益求精、传承红色精神”四个部份分享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坚守初心、追求卓越的心路历程。
从学徒工到普通工人,再到项目负责人和技能大师……夏友谊始终奋战在建设施工一线,把工程当做作品不断雕琢,从业以来,他参与的工程有7项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4项获得鲁班奖、3项获得中国安装之星,数项工程获得省级优质奖。他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艺诠释工匠精神,深深感染着现场同学。
“1万小时是众多成功因素中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没有付出1万小时的努力,是难以证明你的成功。”夏友谊希望同学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积累,笃实好学,练好技能,踏上社会后要立足本职岗位,严谨细致负责,修一颗匠心,做一名匠人,走出别样人生路。
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执着追求
彭子豪则以《匠心铸梦 “桥”见未来》为题,结合个人的成长故事,为大家带来了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生动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
从与年长25岁的金师傅组成“跨代组合”,代表浙江出征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桥梁养护工”赛项,到新安江水库水位暴涨时监控紫金大桥的结构安全,守卫市民安全,再到远赴非洲乌干达首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援外培训,点燃职教出海的火种……一路走来,彭子豪展现出中国青年工匠精益求精、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炽热情怀。
“从老师傅磨出包浆的卡尺,到我手中的智能检测仪,变的是一代代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对那1毫米的执着追求。”彭子豪激励同学们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志,为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奋斗。
一直以来,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始终注重学生技能提升和品德培养,以“新生第一课”“鲁班大讲堂”为重要抓手,通过邀请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艺术大家和非遗大师等深入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工匠精神浸润校园,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