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宁波市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学术活动之一“新质生产力与宁波非遗传承创新”理论研讨会在余姚市泗门镇万圣村顺利举办。本次理论研讨会由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由我校科研处、宁波非遗文化教育与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我校创新创业学院联合主办,由余姚市泗门镇万圣村、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宁波产业学院等承办,由我校沸点创客中心、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北仑区文创文具设计服务中心等协办。本次理论研讨会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背景,重点聚焦非遗传承、非遗发展、非遗创新等主题,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宁波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校党委副书记马苗金、余姚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李杰、泗门镇党委委员徐家熠等出席此次会议的开幕式。来自宁波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化教育与产业创新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基层文化员(文艺骨干)齐聚一堂,就“乡村与非遗”“海洋与非遗”“人工智能与非遗”“人才与非遗”等方面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论分享和实践交流。本次活动由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胡成明教授主持。
在开幕式上,我校党委副书记马苗金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简略介绍学校概况,回顾在非遗技艺教研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他指出,建筑与艺术学院近几年致力于非遗艺术研究和非遗人才培养,深耕非遗漆艺、非遗瓷艺的研究与产业开发,获批“第四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等多个基地建设。重点打造非遗艺术教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校地联合非遗文化传承专项工程,共建国家级非遗大师工作室,开发宁波地域“非遗”项目,着重突出宁波非遗文化项目品牌的地域特色。学院综合教学、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对宁波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传承、文化品牌推广、文化产业培育及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余姚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李杰代表余姚市委宣传部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理论研讨会聚焦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对挖掘宁波市非遗多重价值、促进非遗生产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余姚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项目11个、宁波市级项目41个、余姚市级项目104个,本土非遗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展,成为提升余姚文化活力、打造余姚文化名片、提升余姚城市形象的重要力量。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能够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宁波和余姚市非遗的传承创新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开幕式上,我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赖敏雅与万圣村党总支书记宣振良共同为“党建创新实践基地”进行揭牌;科研处处长胡克满赠送乡村振兴创新产品,泗门镇党委委员徐家熠代表泗门镇接受“鲟宝”文化拼图;艺术设计专业主任何东润博士向泗门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张依玲赠送精心设计的纸质环保储物桶。
由我校数媒专业星火影视工作室历时2个月,精心制作的2部万圣村微电影——《最好的时光》《万圣的夏天》在会场播放。这2部微电影以万圣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叙事手法,呈现出万圣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表达出青年一代“万圣人”对青春与理想、亲情与友情的感悟和追逐。
开幕式结束后,7位与会专家就各自研究领域开展学术报告。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沈伟良以《新质生产力与宁波海洋文化发展——大黄鱼》为主题,阐述岱衢族大黄鱼的历史地位、资源危机和养殖产业的崛起,并重点介绍三大新质生产力:种质资源鉴别保存、优质种质创新及健康养殖技术;余姚市泗门镇文化站赵胤以《守正创新、多措并举,以“四艺”谱写非遗活化传承新篇章》为主题,详细阐述泗门镇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积极探索;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张杰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应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学术副院长、副教授张莉以《数字化浪潮下的宁波海洋非遗与文旅融合探索》为主题,详细分享文化数字化在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和推进路径;宁波航天米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士后欧阳申珅以《科技与宁波非遗文化建设发展》为主题,就光催化技术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潜力展开分享;我校人工智能学院讲师曹琦以《余姚泗门万圣村鲟宝数字形象开发研究》为主题,展示万圣村中华鲟“鲟宝”IP设计项目的研发过程;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任枫以《宁波非遗青年力》为主题,阐述青年群体已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理论研讨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万圣村“鲟宝馆”,感受别具特色的村景,体会村里的文化特色。
本次理论研讨会搭建一个“文化交融,学术并进”的优质平台,展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最新成果与探索路径,对于扩大宣传宁波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成果,创新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据悉,作为此次理论研讨会的实际组织者,我校丝路艺术研究中心万剑教授结合“宁波市首批文化特派员项目”,统筹布局、汇聚资源,紧紧立足万圣村实际,通过牵头开展IP形象“鲟宝”设计、民居建筑提升设计工作、微电影拍摄宣传、高粱酒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等,努力万圣村把文化的“存量”转变为发展的“流量”、经济的“增量”。